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太可怕了太阳中心有个“洞”!(2)

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07 04:5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般来说,原子中每个电子轨道的能级是不变的。但在太阳核心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原子的热运动比正常情况更剧烈。这种剧烈的热运动会改变原子中某

一般来说,原子中每个电子轨道的能级是不变的。但在太阳核心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原子的热运动比正常情况更剧烈。这种剧烈的热运动会改变原子中某些轨道的能级,从而改变原子可以吸收(或辐射)的光子能量,使得光谱上某些元素留下的谱线变得与正常情况不同。相同的。盖斯特认为,如果忽略这种效应,那么在通过光谱分析太阳内部成分时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验证加兹特理论的唯一方法是观察在类似于太阳内部的温度和压力下与光子相互作用的原子。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对于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来说,这不是问题。实验室的 Z 脉冲电源设备(简称 Z 机)可以让样品在短时间内暴露在极端温度和压力下。在 2015 年发表的一系列实验中,科学家们在 Z 机中暴露了一块厚度仅为 4 毫米的铁,并让 Z 机产生了类似于太阳的温度和压力。结果表明,在这种极端条件下,样品中铁原子的电子轨道能级确实发生了变化。

但是,为了获得有力的证据,还需要测试太阳中各个金属原子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能级变化。换句话说,我们还需要进行很多实验,很难说盖茨的理论能解决问题。

用暗物质填充

如果不是能级变化引起的,也许其他物质可以填满太阳的“洞”。毕竟,使用光谱学研究太阳只能检测产生或吸收辐射的物质。占宇宙约 27% 的暗物质既不能产生辐射,也不能吸收辐射。这一特性使暗物质成为填补太阳“洞”的合理候选者。经过。

质量约为地球1500倍的暗物质可以在太阳中心积聚,这并不令人难以置信。像所有其他形式的物质一样,暗物质也受重力影响。也许,当我们的星系在太空中缓慢移动时,我们遇到的任何暗物质都可能被太阳中心吸引。一些天文学家认为,被暗物质填充后,结果可能与通过日震学获得的结果相符。

然而,许多天文学家仍然对引入暗物质来解释太阳中金属缺乏的原因持怀疑态度。也许解决争议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一种全新的方法来测量太阳的内部。

借助中微子

一种新的方法是通过观测中微子来分析太阳内部。中微子是质量非常小的粒子,而太阳中微子主要来自于它们内部的核聚变。

太阳产生的中微子数量非常多。地球面向太阳的面积,每平方厘米每秒会有大约650亿个中微子以接近光速通过。绝大多数中微子是在太阳外层的氢聚变过程中产生的,但大约 100 个中微子中有一个是由碳、氮和氧循环产生的。其中,碳氮氧循环是一个涉及碳、氮和氧的聚变过程,一般发生在太阳的核心。通过测量到达地球某个区域的此类中微子的数量,我们可以计算出太阳产生的此类中微子的总量,并以此来推断太阳中金属的数量。

这是一种不同于日震学和光谱学的检测方法。或许真的可以解决问题。但是,中微子本身很难被探测到,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碳、氮、氧循环产生的中微子看起来和普通中微子非常相似,这就需要一个更灵敏的探测器,能收集到更多中微子才有机会区分碳、氮和氧循环产生的中微子。

目前,我们最大的希望寄托在加拿大一种名为SNO+的新型中微子探测器上,它配备了一个巨大的储液罐。当无辜者通过时,液体罐会发出蓝光。 SNO+比其他探测器更大,埋在地下更深,可以隔离更多其他粒子,可以探测到更多中微子。

SNO+正式发射后,借助中微子的探测,就能看到太阳的核心。或许,探测器可以证实阿斯普兰德的结论,或者发现太阳中的“洞”根本不存在,或者发现太阳中的“洞”可能比预期的要大。

文章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网址: http://www.gpxygpfxzz.cn/zonghexinwen/2021/0707/441.html



上一篇:如何给太阳做“CT”丨流光E彩
下一篇:迄今最精确质子电荷半径测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投稿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编辑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版面费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论文发表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